三、 工艺设计
1、设计原则
① 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规,按规定的排放标准,使处理后的废气各项指标达到且标准指标。
② 采用、合理、成熟、可靠的处理工艺,并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④ 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能够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调节余地,确保达标排放。
⑤ 在运行过程中,便于操作管理、便于维修、节省动力消耗和运行费用。
2、废气处理方法选择
目前,有机废气处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 燃烧法:包括高温燃烧和催化燃烧,前者需要附加燃料燃烧,因此,使用该法时要考虑回收利用热能;催化燃烧能耗低,但在工作初期,需用电加热将废气加热到起燃温度,故对于频繁开停车的场合不合适。考虑到高温燃烧法回收的热量超过生产所需的热能,故并不合适。而直接采用催化燃烧投资太大。
② 吸收法:即采用适当的吸收剂(如柴油、煤油、水等介质)在吸收塔内进行吸收,吸收到一定浓度后进行溶剂与吸收液的分离,溶剂回收,吸收液重新使用或另行处理,采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吸收剂的选择。由于溶剂与吸收剂的分离较为困难,因此其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③ 活性炭吸附法:采用多孔活性炭或活性炭纤维吸附有机废气,饱和后用低压蒸汽再生,再生时排出溶剂废气经冷凝、水分离后回收溶剂,适用于不连续的处理过程,特别对低浓度有机废气中的溶剂回收有很好的效果。
④冷凝法:主要利用冷介质对高温有机废气蒸汽进行处理,可有效回收溶剂。处理效果的好坏与冷媒的温度有关,处理效率较其他方法相对较低,适用高浓度废气的处理。
根据本项目情况,采用活性炭吸附·催化燃烧法较好。将这种方法联用治理废气中的苯类,有机气体,根据甲方提供的要求,设备采用三个吸附床工作,两用一备,利用备用的吸附床来脱附另两台炭吸附床。
工艺流程说明:涂装车间排放废气经管道收集后先通过干式过滤器去除尾气中的固体杂质、粉尘等,然后进入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装置,净化后再经由风机高空排放,并达到国家标准排放。
饱和状态下活性炭需要高温解脱,由催化火燃烧燃烧后产生的高温再通过活性炭床进行脱附,脱附下的有机化合物再经过换热器进行催化燃烧床燃烧,达标后高空排放。
四、工艺系统说明
1、工艺系统组成
本工艺系统可分为如下3个系统:
废气喷淋净化处理系统,排风系统和脱附系统。
废气净化处理系统主要包括初级过滤器,炭吸附床。
排风系统主要包括排风机,风量调节阀和烟囱。
脱附系统包括换热装置、催化燃烧床、阻火器和排风机组成。
2、设备简介
① 活性炭吸附系统
有机气体吸附·催化燃烧装置是我公司积累多年来的废气治理经验,研制成功的高效节能、次污染的新型系列产品。主要用于涂装、印刷、机电、家电、制鞋、塑料及各种化工车间里挥发或泄漏出的有害有机废气的净化及臭味的消除。
(1)产品结构特点:
1.操作方便:“吸附床”采用砌墙式结构,装填方便,便于更换,系统自动运行。
2.能耗低:正常运行耗能仅为风机功率。
3.安全可靠:用材独特,配有阻火、除尘、防爆系统等自控系统。
4.占地面积小:设计原理,设备紧凑,且设备基础无特殊要求。
5.阻力小,净化率高:采用新型的活性炭吸附材料—蜂窝状块形活性炭,极适用于大风量下使用;高效催化能在较低温度下使VOCs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2)炭吸附原理
活性炭是一种主要由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活性炭材料中有大量肉眼看不见的微孔,1克活性炭材料中微孔,将其展开后表面积可高达800-1500平方米,特殊用途的更高。也就是说,在一个米粒大小的活性炭颗粒中,微孔的内表面积可能相当于一个客厅面积的大小。正是这些高度发达,如人体毛细血管般的孔隙结构,使活性炭拥有了优良的吸附性能。
(3)分子之间相互吸附的作用力?
也叫“凡德瓦引力”。虽然分子运动速度受温度和材质等原因的影响,但它在微环境下始终是不停运动的。由于分子之间拥有相互吸引的作用力,当一个分子被活性炭内孔捕捉进入到活性炭内孔隙中后,由于分子之间相互吸引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分子不断被吸引,直到添满活性炭内孔隙为止。
② 催化净化塔
有机废气催化塔是本公司多年研究、实践、完善的成果。目前,产品已被国内外用户广泛地使用,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产品采用高性能催化剂,产品以优良的性能、可靠的质量,获得了众多的殊荣,深受新老用户的好评。
(1)产品结构特点:
操作方便:设备工作时,实现自动控制。
能耗低:催化燃烧室采用蜂窝陶瓷状为载体的贵金属催化剂,阻力小活性高。当有机蒸气浓度达到2000 ppm以上时,可维持自燃。
安全可靠:设备配有阻火除尘系统、防爆泄压系统、超温报警系统及自控系统。
阻力小,净化率高:采用当今的贵金属蜂窝状陶瓷载体催化剂,比表面积大。
余热可回用:余热可返回烘道,降低原烘道中消耗功率,也可作其它方面的热源。
占地面积小:仅为同行业同类产品的70%~80%,且设备基础无特殊要求。
使用寿命长:催化剂一般8000小时以上更换,并且载体可再生。
(2)应用范围
可用于有机溶剂的净化处理(苯、醇、酮、醛、酯、酚、醚、烷等混合有机废气);电线、电缆、漆包线、机械、电机、化工、仪表、汽车、自行车、摩托车、发动机、磁带、塑料、家用电器等行业的有机废气净化;可用于各种烘道、印铁制罐、表面喷涂、印刷油墨、电机绝缘处理、皮鞋粘胶等烘干流水线,净化各工序产生的有机废气。
(3)工艺流程及原理:
该工艺主要采用高效催化剂,废气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无毒无味的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其独特的高效换热系统**了余热的有效回收,当废气浓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换热系统能使有机废气加热到催化氧化反应的起始温度,无需电加热,通过自身热量平衡处理有机废气。
(4)主要性能净化率:≥98%;
催化剂寿命:≥2.5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