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控制用水量
聚羧酸减水剂对耗水量非常敏感,尤其是在使用含固量较高的减水剂时。在试生产过程中发现,有时用水量略有增加1kg~3kg,混凝土拌合物出现严重泌水、裸石堆积、离析抓底等现象。 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一方面严格控制单边用水量,准确测量砂石的含水量。新引进的水洗砂应搁置一段时间,待含水量比较稳定后再使用。另一方面,选择低固含量的聚羧酸减水剂以降低敏感性。
(二)使用合理量的多元羧酸
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实验确定合适的混合量。掺量低时,混凝土的坍落度保持能力差,坍落度损失快,流动性变差。掺量过大时,容易造成混凝土拌合物严重泌水、离析、抓底。在生产前,需要测试混凝土的耗水量与聚羧酸减水剂含量之间的理想接触点,即理想耗水量和外加剂含量。同时要注意原料波动的影响用量的影响。试验时使用的原材料应在工程中使用,以利于生产控制。必要时,应根据施工要求模拟现场施工条件。
(三)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
配制高强度牌号时,尽量克服多用水泥少用矿物外加剂的问题,认为这样更安全,强度会更高。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大量的水泥往往会使混凝土发粘?;炷恋脑缙谇慷确⒄购芸欤笃谠龀せ郝踔粱郝S惺奔?0kg 水泥和不加水泥的混凝土强度差不多,有时还不如不加。适当增加矿物外加剂用量,可使混凝土强度提高5%-10%,后期强度提高也令人满意,有利于降低水化热,防止裂缝,提高耐久性。
(四)严禁混入萘类外加剂
同时使用萘系减水剂和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企业,有条件的一般采用变电站。如果同一单元同时有聚羧酸和萘基水——药剂称量容器、管道和搅拌机要彻底清洗,混凝土罐车在装车前也应冲洗干净。严禁将萘系减水剂与聚羧酸减水剂混用,尤其是在施工现场,当需要采用“二次外加剂”的方法调整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时, 必须澄清车内混凝土 使用的外加剂种类应避免搅拌造成混凝土“快速凝固”,造成整车混凝土的浪费。
(五)加强检查
购买聚羧酸减水剂时,**先要检查减水剂的各项技术指标,确保质量的稳定。其次,要选择使用的原料,并用生产配比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应要求外加剂生产企业的技术人员及时进行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