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介质过滤器是一种常用于水处理方案的设备,以下是对其的详细介绍:
一、定义与原理
多介质过滤器(又称机械过滤器、滤床、双介质过滤器、双滤料过滤器)是采用两种以上的介质作为滤层的介质过滤器。其工作原理主要是依靠多层不同滤料的过滤作用,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它的滤料结构通常由粗、中、细层级别的滤料组合而成,不同滤料能够吸附、包裹、拦截、反应、滞留等方式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二、结构与组成
多介质过滤器主要由过滤器体、配套管线和阀门构成。其中过滤器体又包括筒体、反洗气管、布水组件、支撑组件、滤料、排气阀(外置)等。
三、滤料选择
多介质过滤器中通常使用的滤料包括石英砂、活性炭、无烟煤、优质磁铁矿、树皮、矿物球、陶粒等。这些滤料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
必须有足够的机械强度,以免在反冲洗过程中很快地磨损和破碎。
-
化学稳定性要好。
-
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及有毒物质,不含有对生产有害、影响生产的物质。
-
应尽量采用吸附能力、截污能力大、产水量高、出水水质好的滤料。
不同滤料具有较大的密度差,**反洗扰动后不会发生混层现象。滤料粒径的大小和过滤精度相关,通常下层滤料粒径小于上层滤料粒径,以**下层滤料的有效性和充分利用。
四、作用与效果
多介质过滤器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悬浮或胶态杂质,特别是能有效地去除沉淀技术不能去除的微小粒子和细菌等,对BOD5和COD等也有某种程度的去除效果。经过滤后的出水悬浮物可在5毫克/升以下,出水浊度可达3度以下。
五、应用场景
多介质过滤器因其优异的过滤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
制药、化工、电力、石化等行业:这些行业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循环水,多介质过滤器能有效去除循环水中的悬浮物、杂质和有机物,**水质稳定,延长设备寿命,提高生产效率。
-
冷却水循环系统:如工业冷却塔、数据中心冷却系统等,通过多介质过滤去除循环水中的悬浮物,减少设备腐蚀和结垢,提高系统效率。
-
城市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项目:作为预处理或后处理手段,提高水的再利用率。
-
自来水厂:采用多介质过滤器作为预处理设备,可以去除原水中的悬浮物、泥沙、胶体等杂质,提高后续处理工艺的效果,确保出厂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
农业灌溉系统:能够去除灌溉用水中的泥沙、悬浮物等杂质,减少灌溉系统的堵塞和损坏,同时改善灌溉水质,提高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
游泳池水处理:用于游泳池循环水的净化,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藻类生物等,保持游泳池水的清澈和卫生,符合卫生标准。
-
纯水制备过程:通过石英砂、活性炭、陶粒等多种不同的过滤介质,分别过滤和吸附水中的杂质,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通常作为预处理设备,减少后续处理设备的负担,提高纯水制备的效率。
六、优缺点
多介质过滤器的优点包括:
-
过滤效果好:使用多种滤料,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多种杂质,提升过滤效果。
-
适用范围广:针对不同水质,可选择适合的滤料,增加设备的适用性。
-
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维护成本低,无需专业培训。
然而,多介质过滤器也存在一些缺点:
-
需要更换滤料:滤料会逐渐消耗,需定期更换,增加运营成本。
-
过滤精度有限:相较于其他过滤技术,如滤膜,多介质过滤器的过滤精度稍显不足。
-
微生物杀除效率低:不能有效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病菌,需配合其他设备如臭氧、余氯及紫外线杀菌器使用。
综上所述,多介质过滤器是一种高效实用的水处理设备,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选择和使用时,应根据具体水质需求和处理要求综合考虑其优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