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传统榨菜制作40余年,带徒传授30名,并潜心于涪陵榨菜历史文化与传统制作技艺的研究,长期致力于涪陵榨菜制作技艺抢救保护工作,使沉睡了100多年的传统技艺完整地展现在国人面前,她不但是全国榨菜行业中的女企业家,更是远近闻名的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的“女工匠”。她参与国家行业标准《榨菜》(GH/T1011)、《方便榨菜》(GH/T1012)的修订和重庆市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传统风干榨菜》(DBS50016-2014)的起草,承担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任务,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
(一)2009年,打造了大型情景舞蹈诗《飘香·涪陵记忆》舞台剧,**次以涪陵榨菜历史文化为背景和民风民俗为脉络,集榨菜文化的历史记忆与文化符号为一体,全面展示涪陵榨菜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并先后组织参加重庆届艺术节、上海世博会、法国华人美食节以及重庆市周边区县进行巡回演出,展示涪陵榨菜历史文化的魅力。
(二)2010年,举办*届“寻找涪陵记忆”大型美术、摄影及绘画公益性文化活动,公开面向全国邀请美术、摄影、绘画爱好者参加菜传统制作技艺和图片展。
(三)2011年,在重庆市涪陵区易家坝城市中心广场举办“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非遗文化展,现场展示涪陵榨陵榨菜非遗文化展示厅”充分展示涪陵榨菜历史文化和相关文物实物。组织参加**届“涪陵榨菜嘉年华”春季文化旅游活动。
(四)2012年,组织参加重庆市举办的“活态传承·重在落实”的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和国家文化部非遗司在石家庄举办的非遗文化展示活动。
(六)2014年发起和筹建了“重庆市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保护传承研会”,吸纳了近50余名专家、学者、好爱者为会员,开展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的历史文的挖掘整理和文化创意工作,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涪陵榨菜历史文化提供智力支撑。
(七)开展2014《寻找涪陵记忆》大型文化系列活动。一是“探觅”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民间艺人,对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的生存、保护现状的初步探索,挖掘、整理以榨菜历史文化为背景的相关资料,二是组织区内外摄影家协会、书画家协会,以手工榨菜制作为主题,进行书画摄影比赛。授邀书画家、摄影家、作家可以自行创作,也可随媒体到乡镇榨菜艺人采集素材,邀请专家进行评比,对作品给予奖励。三是开展涪陵榨菜“”民间艺人评选:根据涪陵榨菜手工制作艺人故事及作品,评选涪陵榨菜“”制作艺人。
(八)2015年由万绍碧同发起,规划建设“涪陵1989榨菜文化小镇”项目hbcqwj.com,拟资投5亿元,建立涪陵榨菜历史博物馆、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与展示大厅等,集涪陵榨菜文化传承、保护、体验、观光、休闲、旅游、娱乐及现代农业、商贸流通为一体的综合性项目。
(九)万绍碧和她创建的重庆市涪陵辣妹子集团有限公司,先后配合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探索与发现”、“北纬30℃”、“手艺”等栏目的电视采访和拍摄工作,并在中央电视台进行了播放,扩大了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的文化影响力,提升了涪陵及涪陵榨菜的度。
(一)分别在涪陵区焦石镇、珍溪镇、罗云乡、清溪镇、百胜镇等长江沿线及中后山地区开展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抢救性记录和保护工作:①完成普查摸清本地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资源的基础工作,挖掘、记录、整理、建档、保存,并将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资料,编辑打印装订成册,进行数字化处理。②录制了一套60分钟的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流程DVD光碟。
(二)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研究出版工作:①举办了涪陵榨菜传统制作技艺论坛,成立榨菜传统制作技艺传承保护研究会,对传统工艺形成了针对小学生的教育资料1套。②制订了重庆市地方标准《传统手工榨菜技术标准》并获准发布并执行。
(三)搜集整理了榨菜传统制作技艺相关历史文化图片1460幅,榨菜传统制作工用具(器具)等实物100余件,并进行了登记造册和档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