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管棚注浆 管棚施工工艺
隧道管棚注浆
隧道管棚注浆:在隧道施工中,衬砌和开挖是两大主体工作,而开挖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又直接取决于支护工作的好坏,在浅埋、严重偏压、岩溶流泥地段,砂土段、砂卵(砾)石层,自稳性差的软弱破碎地层、断层破碎带以及大面积淋水和涌水地段进行施工时,都必须采取措施对地层进行预加固,超前支护或止水。
管棚注浆的意义
管棚、超前预注浆加固作为隧道施工中的重要辅助工法,在防止隧道塌方、控制地表沉降、抑制地层位移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管棚施工工艺发挥超前支护作用增强了施工安全度提高隧道的长期稳定性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在管棚支护下开挖可减少防止围岩坍塌。
管棚施工工艺
隧道进、出口进洞均采用Φ89壁厚:5mm长:30m间距:40cm的大管棚进行注压浆对洞口浅埋的超前加强支护,角度为1~3度;洞内采用Φ50壁厚:4mm长5m间距40cm的小导管进行压注浆超前支护。角度为6°。
大管棚施作的主要内容:施作导向墙预埋导向管,设置钻机平台,测定孔位,钻孔,钻机退出,注压浆,封孔,““见图4超前管棚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管棚采用无缝钢管加工成花管,以便注浆加固岩体,前端加工成锥形,以便送入或打入,并防止浆液前冲,梅花布设溢浆孔孔径8mm,间距为15cm,其中大管棚尾部5m,小导管尾部1m范围不钻孔,防止漏浆,末端**焊接直径为6mm的环形箍筋,防止打入是管身开裂,影响注浆管每小段的连接。每节间丝扣连接,
钻孔采用电煤钻钻孔,在钻进过程中采用光耙测斜仪量测钻孔的偏斜度,小导管人工直接送入。
|